2008-02-15 05:14:00
今天是情人节,不过在所谓最浪漫的城市,并没有看到多大的节日气氛,偶尔看到几个人带着花束匆匆而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给情人的。早上起来发现昨晚下了雨,想这么阴沉的天气去公墓,是不是不大合适,不过到了下午太阳又出来了。出去才感到降温了,在公墓里走的时候,似乎觉得更阴冷了,一看到有阳光就赶紧凑过去暖和一下。
在门口买了张地图,名人的墓都用黑体标出来了。看他们的墓基本就是一个回忆的过程,这些名人生前大多很穷,所以墓地其实也并不宏伟气派,不过他们的墓前大多会有更多鲜花,显示他们独特的身份。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就会联想到很多生平故事来,这大概也就是来这里的意义吧,至少对我是这样。巴尔扎克的墓比意想中的小,很方正,就是一个头像和下面的一本书。邓肯居然连墓地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小的骨灰框子,黑色大理石上写着她的名字,是巴黎舞蹈学校立的,大概是她生前创办的那个学校吧。看过她的自传,她是遭遇车祸时丝巾搅进车轮死的,不知是死得突然,还是生活不济,只立了这么小一块碑。肖邦的墓前鲜花很多,不愧是生前生后都招人喜欢,上面是一个哀伤的抱着竖琴的女神,下面一片灿烂的鲜花,把整个墓碑都衬托得鲜亮了。最后说说王尔德,之前看过一个关于他的电影,因为同性恋而入狱,声名狼籍,他的墓雕刻着一个有翅膀的女神,上面被参观者写满了各种字词,像个涂鸦的墙面一样,真不知道这是崇敬还是亵渎。
还有几个,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人,回来后查找了资料,还挺有意思,顺便把查找到的附在下面:
Allan Kardec(1804~69),近代最著名的降灵术士是法国人Allan Kardec,Allan Kardec是德鲁伊巫师的名字,他的真名是Livro dos Espíritos,是一位教育家和心灵主义者。他把降灵术和德鲁伊密教中的催眠术结合起来,制订了一些精神疗法,对心理学方面的发展有贡献,不过天主教会非常讨厌他。(这个人的墓前鲜花非常多,不明白法国人是不是对这个很有兴趣。)
Sarah Bernhardt,莎拉·伯恩哈特原名Henriette-Rosine Bernard,她的母親是一個荷蘭猶太人和妓女,她的父親是一個天主教法學學生,她是兩人的私生子。按照她父親的願望她受洗禮。由於她的母親生活動蕩,因此她首先被交給一位養母照管,8歲時進入一個寄宿學校,10歲時被送入凡爾賽的一所有名的修道院學校受教育。當時她母親的情人、拿破崙三世的同母異父兄弟通過其特權將14歲的伯恩哈特介紹給法蘭西喜劇院接受演員的培訓。
四年後(此時她已改名為莎拉·伯恩哈特)她首次在拉辛的《伊芙琴尼亞》中演主角。但是數月後她的生涯似乎就已經結束了:她與一位同事發生爭吵後被解雇。此後幾年裡她只能在小劇院里找到不重要的角色。
在布魯塞爾待的一段時間以懷孕結束,1864年莎拉·伯恩哈特在巴黎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的父親是比利時的一個王親,他本來想與莎拉·伯恩哈特結婚,但是遭到了家庭反對而未成。
1868年莎拉·伯恩哈特首次獲得了一個真正的成功,她在巴黎盧森堡公園邊上的劇院演大仲馬《金恩》中的一個角色。
1870年/71年普法戰爭時巴黎所有的劇院關閉,莎拉·伯恩哈特護理傷員。戰後她回到法蘭西喜劇院。從此她的生涯飛黃騰達,很快她就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女演員,在法國她被譽為「金色聲音」(la voix d´or)和「女神」(la divine)。
1882年莎拉·伯恩哈特與一名年輕的、長相很好的希臘大使館的參贊傑克·達拉馬結婚。達拉馬覺得自己的才華足以讓自己成為一名演員和他的著名的夫人的配角。莎拉·伯恩哈特為他開辦了一座劇院,其領導人為她的兒子。但是這座劇院很不成功,很快就倒閉了。原因之一是達拉馬的希臘口音非常重,在臺上非常可笑。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喜好賭博和嗜嗎啡,他挪用劇院的錢來賭博和買嗎啡。因此在結婚的當年兩人就分離了。此後還有過一次短暫的和好和再次吵反。1889年,年僅34歲的達拉馬因嗎啡中毒逝世。
與此同時莎拉·伯恩哈特的名聲依然不斷增長,她是一位高傲的、古怪的、性情多變的明星,她的名聲遍及整個歐洲和美國。她有眾多情人,其中包括畫家古斯塔夫·多雷。她乘坐一隻熱氣球升到法國上空。她還出售她躺在一口棺材里考慮她的角色或者睡覺的照片。她的家裡有多種當地的和外地的動物,據報導其中包括狗、貓、鸚鵡、猴、豹、變色龍、一條蚺蛇和一頭獅子。
莎拉·伯恩哈特的部分工作時間在巴黎演出,部分則外出演出。她特別善於表演情感,因此她即能夠表演經典法國喜劇中的大悲劇的角色,也能扮演現代的社會角色,甚至扮演男角色(哈姆雷特)也很成功。在巴黎她指導多座劇院,其中包括原名民族劇院的劇院。她後來將這座劇院改名為莎拉·伯恩哈特劇院,直到今天(2005年)這座劇院依然以她命名。
1905年她膝蓋受傷後數年一直疼痛。
莎拉·伯恩哈特自己也寫過多本小說和劇作,1907年她發表了她的自傳。這本自傳又為許多作家帶來了新的靈感,比如馬塞爾·普魯斯特在《追憶逝水年華》中的女演員拉·貝爾瑪的角色。此外莎拉·伯恩哈特在繪畫和雕塑上也有一定的天才。
1906年她成為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1914年她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1915年她的膝蓋上的傷使得她的右腿不得不被切除。但此後她依然繼續她的工作。作為法國愛國者她始終拒絕赴德國演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她赴前線在帳篷里、糧倉里、戰線醫院的臨時舞臺上訪問士兵、登臺上演。她甚至赴美國進行巡迴表演。
1923年3月26日莎拉·伯恩哈特在巴黎逝世,她被看作是當時最著名的女演員,是最早的世界級明星之一。她被葬在巴黎東部的拉雪茲神甫公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