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书

2008-02-15 06:44:00 

另一个博上都用来记旅行日记了,在这个角落里写点安静的东西吧。
 
一个是奥兹的《了解女人》,是为了来法国的十个小时飞机准备的。在飞机上看完了大半。《我的米海尔》里,多数的场景都是冬天,白雪静静地覆盖着古老的城市,但在这一本里,则换成了夏天。清凉的空气,小花园,夜晚炎热渐渐散去的一丝倦怠,这都是我最喜欢的,但在很低落的心情里,竟然连虚幻的一点幸福都觉得无法忍受。还有关于家庭生活的部分,奥兹大概很擅长写这方面,总是能体贴入微地描述那种微妙的感情和关系的变化。在温和的叙述背后,多年的激情和辛酸一晃而过,最后是孤独的人在孤独的思索中,而他周围的生活,还是不管不顾地向前流动。他从危险的工作中退休了,甚至没有接受最后一次挑战和诱惑,每天修理房屋,修剪草木,他觉得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状况,真实的一切又迟迟不来。阅读时我不禁感到恐惧,就像我对一切非永恒的事物都感到恐惧一样,怕有一天没有任何角落需要修葺,没有任何花木需要修剪,那生活将如何过下去。自己竟然比书中的人物还更恐慌,而他,并没有显露出着急的意思,只是缓慢地,将手臂伸在阳光下,打量自己和他人,仿佛有耐心的雄师,并不急着扑向猎物。
 
另一个是赫拉巴尔的《底层的珍珠》。去法国南部的时候带着一路上看的,是一个短篇集子。记录的都是些底层小人物,他们吹牛,絮叨,滔滔不绝地描绘生活,整个集子仿佛就是一个交响乐,各种不同的乐器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最后共同推动着向高处发出嘹亮的声音。开始看的时候看不进去,满篇的对话总是看得我走神,但到了后半部分,似乎慢慢品出些味道来了,那些声音的交替似乎是随意又精心构造的,有些场景写得非常美,仿佛朴实的砖石建起的神奇建筑,突然被一阵光芒照亮,使人忘了生活的琐碎和不幸,把脸朝向天国的方向。其中写到一个教堂看守讲如何猎捕孔雀:
 
他往前跳跃了两步。教堂看守看到,他举起了枪——实际上他没有枪——瞄准那哥特式花叶圆饰拱顶,扣扳机。教堂看守仿佛看到:一只可爱的鸟儿受了致命的伤,从上面的树枝掉到了下面的树枝上,一直掉到布满露水的松叶上。
 
还有炼钢房外的星空,舞台外微微发黄的雪夜,火车开过小酒馆外面如同一串发亮的鱼缸……粗俗和柔情,平凡和伟大混合在一起,构成了奇异的美的画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