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辛波斯卡)

2012-09-14 13:14:00

“几点了?”“噢,是的,我好快乐;
我只需要一个小铃铛挂在脖子上
在你睡觉时叮当作响。”
“你没听到暴风雨的声音吗?北风撼动
墙壁;塔门,像狮子的胃,
倚着嘎嘎作响的铰链打哈欠。”“你怎么
可以忘记?我那天穿着肩膀上有扣钩的
素灰色洋装。”“当时
无数次爆炸震撼天空。”“我怎能
进来?毕竟你房里还有别人。”“我瞥见
比视觉本身更古老的颜色。”“真遗憾
你不能答应我。”“你说对了,那一定是
场梦。”“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把我
叫成她;你仍然爱着她吗?”“当然,
我要你在我身边。”“我没理由
抱怨;我自己早该想到的。”
“你仍想念他吗?”“但是我没哭。”
“只有这些?”“只有你一人。”
“至少你是诚实的。”“别担心,
我要出城去了。”“别担心,
我会去的。”“你的手好美。”
“那是陈年旧事了;刀刃穿透
但未伤及骨头。”“没关系,亲爱的,
没关系。”“我不知道
现在几点钟,我也不在乎。”

小黑屋

2012-08-31 16:18:00

    也许我需要这么一个安静的时候,独自说出那些话。事实上,我对于说话已经越来越厌倦,尤其是对另一个人说话。我对于所有的事情都越来越厌倦。一个在等待中逐渐枯萎的人,每天,我懒洋洋地起来,望望我的海市蜃楼,再摸摸我枯黄的皮肤,它们就像秋天的树叶,连同我的头发、眼睛、内脏一起,成为枯黄混沌的一片。有时它们发出尖锐的哭喊,但时间无情地过去,它们渐渐归于安静,像那些长期被抛弃的小孩,收起了无用的哭闹,徒劳地瞪大眼睛看着天花板。

  也许我就会这样一点一点消失,变小,然后支离破碎地撒在海面上,黑色的,夜晚黑色的海水包围我绝望的期待,那种海水具有止疼的特殊功效,就像在小美人鱼的故事里那样。我也想把双脚放在海水里,想想我曾经是从那里来的。

  怎样来描述这种干枯的走向死亡的方式呢?

  我望着屋里的家具和物品,很多书,各种精致的装饰品,它们呈现出一种虚假的繁荣与舒适。它们似乎假装看不见自己漂泊的命运,就像这整间屋子,它假装看不见自己即将变得混乱、拥挤,即将充满各种纸箱、包裹和垃圾,就像我们刚搬进来时那样,写满了未知的不安。它假装这一切都不会出现,仍然表现得那么安稳,那么气定神闲。已经有三个月,我每天看着它们伪装出的未来生活的虚假面目,我憎恨它们,我憎恨一切谎言,一切在水上摇摇欲坠的东西。它们每天向我唱赞歌,渴望用那种毒素腐蚀我,想让我的血液里充满惰性和恐惧,想让恐惧的翅膀把我击倒在地。我一次次把它们打碎,但那些碎玻璃片仍在吟唱,它们颠倒我的梦与现实,当我的梦与现实都变得一致时,它们又制造新的梦与现实。

  而你呢?你也是那个共谋者。

  我分不清什么才是你的真面目,而你从未想过这一点,所以我甚至无法向你提问。有时我试图让自己也沉入那混沌一团的局面,来理解你的处境,却总是一头雾水。那个多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如今更明显地浮现出来,我翻开日记本,它写在过去的一页上,又浮现在新的一页上。我应该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无法理解的事物,有更多我无法理解的事物,正因为我总是力求明白所有,才总是那么痛苦。如何相信它的存在,在不能明白它的根基的情况下?这种摇摆变成了囚禁我的牢笼,让我无法放松。

  我已经有好一阵子没写出东西来了。只能画画,画画是一件体力活,可以消耗我无用的精力。有时我坐车到很远的地方去找朋友,这个我即将离开的城市的片段从车窗外掠过,但我已失去了离情别绪。我想象当我终于站在那片南方土地上时,我会在日记中写上:finally。但是这就像这期间一个又一个编织的谎言一样,也许只是最大的一个谎言。我会像毛姆的小说里那位终于启程驶往家乡的人一样,在渴求已久的陆地浮现之前死去。“我真想再感受一下戈尔韦那冰冷、灰色的海水拍打胸膛的感觉。”他说这话的时候,天堂闪烁了一下,又关闭了。

  满屏了,怨言到此为止吧。今天很闷热,白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据说要下雨了,但我的世界里,雨水还很虚幻。

2012-08-03 11:23:00

我玻璃的脸在碗里
树枝向上
它们曲折的深度
宛如美人低首
折一枝花

你走的时候
把浮舟也带走了
就像牵着一匹马
灯光下
他们演戏的演戏
吃饭的吃饭
不说话的
还是低着头

今晚我头痛
把令牌藏在被子里好了
明天打开
又是一朵完整的花

你可以把它画下来
也可以就这么待着
看看月亮
摸摸远方的海
闪光的黑色鳞片

我们走过的路
就像黎明的火车开进雪里
你镜头里的笑容很美
别把它丢在水中

无题

2012-06-18 18:10:55 

火的眼睛
鸽笼被低垂的光拥住
如果点亮街灯
说话声就能传得很远
就像漏乘了公车的人
看见的广场余辉

 

临死前的一天是重大的节日
把金色杀个片甲不留
再屏住气
沉入音乐中
暴雨将至
整个城市陷入衰败
唯有你
在沼泽中复活
并伸出雨点般的手臂

 

妈妈,我走了
你脱下的羽毛
漂在混沌的蓝色上
我带走了

搬家

2012-06-16 15:41:00

找房子找了一个多月,搬家又折腾了半个多月。两个人带着不值钱的一堆家当搬到一起,收拾了一遍又堆满,摆放不完的东西,洗不完的衣服和被子。有时我会想象一对离过婚的中年夫妇,再婚时各自带着自己沉重的全套家当和满满的记忆,试图把两份东西合并为一份,该有多么拥挤和艰难。其实我也不小了,也就快要算是个中年人了,身后拖着长长的尾巴,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

今天周六,仍然是一个人。不上班以后,失衡的心理怎么也调整不过来,又不愿稀里糊涂就贸然去上班。不管怎样再坚持两个月吧,心里这样默念,却无法抵挡每天生活的重负。没有了社会角色,每天都要全靠自己来努力营造,就像体内的器官都停止了运转,等着我来指挥,因而陷入一片混乱失措。家务越做越多,却无人知道,炒菜炒到一半抽油烟机的管子掉下来,就烦躁得要命。厌倦了打理这一切,厌倦了在家做饭,厌倦了在家等那个人,他回来时我永远在家,而我回来时却仍是空荡荡的房间。总而言之,厌倦了那份等人回来和我说话的心情。

今天34度,万里无云。下午两点正热的天气,在附近的小公园里坐了一个小时。我只是坐在亭子里望着前面的湖,有三只鸭子来回地游过,后来又有了更多。中间有一次,一只水鸟展翅飞过,来不及看清它的样子,只能看见它宽厚的翅膀一掠而过。路过一只野猫,它躺在长凳的阴凉里,每过一会儿就试图过来蹭我的腿。在这空寂的公园里,我们是唯一的玩伴。也许是因为炎热,公园才显得如此孤独。我坐着时并不急于离开,只是不想回家,不想看到家里没收拾完的东西,不想在这个待了太久的地方继续等待,但在一片炽烈的白光中,我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如果水鸟永远不能着陆,它会怎么办?但时间是无情的,最终它仍然会在疲于奔命中虚耗自身。无论生活怎样,我们都会继续向前,只要不死,这列火车就不会停下,它会拖着你向前,拖着你走向衰老,拖着你走向众生平等的死亡。

我能不能躺倒,失去意志,就这样让它拖着我走?我落在夹缝里,似乎永远也爬不上来了,我甚至怀疑,过去我也从未爬上来过,我只是忘了。

空洞

2012-06-13 22:33:00

莲花的秩序里有真空
我坐在云端
重新用黑色的眼睛看世界
路窄,白天过不去的地方
船桨还放着
困顿之处有灯
但不是我的

在鼓楼上说话
绿色毛线
牵着我的笔
空气总是潮湿
一个人撑着大伞
我在他身上啜饮悲痛

尝过火的人会知道
它永远不安
永远不能熄灭
它载着我下去,
下去,
一艘火的船
两岸鞭炮震动
看不清新娘的脸

而死亡是甜蜜的恶习
一旦染上
就永难戒除
你擦拭玻璃
雪地上有细小呼喊
绳子断了
有人想起时
已是徒劳

每天我都试图登岸
失败了
就回到水里

青叶繁茂

2012-05-22 11:12:23 

   
我有个毛病,看书看到一半的时候,常常很有感触,但又觉得这时候下笔太不严谨,憋着看完了,就什么也不想说了。鉴于这个问题,这次就发个半路感慨吧。

   
半夜坐在地上看《青叶繁茂》,两只猫轮流过来撒娇打滚,我时不时自己偷偷傻笑一会儿。撇开时代大背景不提,这本书写的,就是几个高中差等生的幸福生活。这个世界上,不务正业的人总是幸福的,回想上学的时候,大概也只有差等生才能从考卷习题之外,更多地体会到生活的细节和青春年少的快乐心境。虽然我自己从没做过差等生,但作为一个不喜欢和优等生玩的孩子(倒不是出于虚荣攀比,只是优等生大多计较心重,功利无趣,而成绩平平的人却有他们独特的魅力),也多少跟着体会到一些课程以外的生活乐趣。《青叶繁茂》里讲的是几个高中男生的生活,看着女校门口出来的女生想入非非,私下传阅人体解剖课本,这些事情我们女生当然没干过,我上的学校又是重点高中,想来那会儿做过的最叛逆的事情也无非是大家起哄回家不补课,炒班主任鱿鱼之类的,而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某个晚自习和同学溜到操场的升旗台上,坐在台沿上晃着腿吹夏日的凉风,看对面小格子一样的教室灯光,想象其他人像螺丝钉一样奋战的时候,我们还在这偷偷地逍遥自在。某个时期对同在校团委的师兄颇有好感,就因为他虽然上了高三,却不像别人那样整天埋头苦干,还是每天傍晚在操场栏杆旁看夕阳吹风,一副无所谓的派头。这样说来,我就是那种一边干活一边看着窗外风景的,总是心不在焉的人,看到堂而皇之这样做的人,就羡慕不已。等到有一天,我也堂而皇之地旷课睡懒觉,每晚和大家吃喝时,才发现自由真是一道美味又辛辣的菜,吃过以后就再难忘记。

   
张爱玲说,做大人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再考试了。这一点我深有同感。虽然成绩一直不差,但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梦见考试做不完习题,或者迟到了之类的窘境,也许是焦虑狂的梦中形式。高三时常常压力大得快崩溃,被灌输的就是如果考不上大学人生就会就此完蛋,而考上大学对我们来说的意思是重点大学,普通大学根本就在设定之外。其实后来的人生告诉我们,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也一样和我们上一个班,拿一样的薪水,如果那时候就知道是这样,也就不用整天挂着黑眼圈,蒙在被子里哭一场了。后来认识的朋友,想象力最丰富的,往往是上学时最不务正业的,常常让我为了自己的好成绩而羞愧,通过太多正规学业的人,容易变得匠气,那从生命根源冒出来的蓬勃生气,那种敢作敢为的勇气,反而都被压抑了。所以,做个差等生,能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高谈阔论,能偷跑出去逛大街,甚至喝酒唱歌,谈个不成文的小恋爱,也是一种至高的幸福。那单纯的不含恶意的作乐,以后是再也找不到了。

热带鱼

2012-04-23 14:23:00

每天早上
我都在水草间搜寻阴影
有时半夜起来也会
打开灯,贴着玻璃
听远处的枪响

花朵的死亡
总是毫无征兆
就像进入睡眠
在梦里,我们终于休战
手持郁金香
穿黑色衬衣和皮鞋
弹一曲华尔兹
谁说死一定是阴郁的?
你们嘲笑我,而我
听不见雨点落在沙上
碎裂的声音

今天没有太阳
也许你们会因此多陪我一会儿
像踏入尘世湿漉漉的旅客
撑着你们金色或是红色的小伞
但你们不需要伞
你们要的
是比诗歌更柔软的心
比如在阴天点灯吃茶
或者下一盘棋
输了
就头戴羽毛
悄然离去

noire

2012-04-19 22:56:14 

你在黑色锁孔里说话
我听见的时候
已经是半夜了
海潮从窗外涨上来
在梦中,你说
那只是一条鱼
带走的一点光
你不喝干
就还有

 

在公园里
我走长长的
长长的路
喂猫,整理思绪
就像烟灰色的毛线团
在雨天格外美
格外清晰,就像
第一次看见

 

如果解不开
就试试打火机吧
一个人请我给她拍照
海棠在她身后
盛开如死亡

流水

2012-04-13 12:45:00

今天起床就很难受。起床前做了很长的梦,梦见松鼠丢了,和很多人找,一直声嘶力竭地叫她的名字。醒来时柚子躺在身边的被子上,今天是她的七岁生日。我搂着她睡了一会儿,她也没有走。

坐在电脑前,仍然浑身空荡荡的,心慌,又开始狂跳不已,抽一支烟,这是对抗心慌的老招数了,有部分作用。早饭后看了几页沈从文的《湘行集》,是他写给张兆和的信。也附有两封张兆和给他的。真羡慕他们那时代对彼此,对自己的信心。字字挂念,又知道对方也必如此对自己。这份信心现在我们到何处去寻?“这时有摇橹人唱歌声音,有水声,有吊脚楼人语声……还有我喊叫你的声音,你听不到,你听不到,我的人!”那时代为何两个如此感性敏感的人竟能坚守到最后,而在如今却只能毁灭?先前做林徽因的书,整理摘取她的日记和书信,看见她给沈从文的信中,感叹自己与梁思成争吵,一边哭了整天一边又悔恨自己因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我常有的困惑。一个情绪化的人,又想要有稳定安宁的生活,要有平静的心态来阅读、写字、画画,来充实自己的内心,又要不被突如其来的不安侵蚀,这究竟要如何做到?我发呆心慌这阵子,又暗暗地悔恨了。

买了马雁的诗集和文集,上午书送到了。随便翻了下她的文集,翻到04年的一篇,里面写着:“那时CM和我躺在各自的床上,各自望着自己的天花板,说着各不相干的话,她的爱和我的梦。”心里一惊,想那岂不就是我们同住的那一晚吗?那唯一的一晚,那几天。虽然她只是我不够熟悉的朋友。我一直觉得她的诗不如她的文好,也许是思想性太强,就会妨碍诗歌的直觉,诗歌有时反而是傻一点的人写出来的更好,也难以模仿。看她的文章,就像重新阅读一个人的一生,也许我死后,别人看见我的文字,也会在他们的脑海里聚集起一个我的形象来,那个形象却是不属实的。在文字中,我们记录的是我们认为值得,或可以记录的,但那不可记录的生活才是真正摧折我们的部分。我们只有在能够自控的时候才写下文字。文字中的马雁还是有很多快乐的,但这快乐到底有多少,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死亡有时也是一种光环,我不想借这个光环来写一篇怀念文章,况且我们的交情也不足以写多少文字,我只是一遍遍在她身上联想到自己的死,每个人的死,他们死后的世界,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微薄的足印和微薄的声响,好像有一个人曾轻轻地扣过你的门,后来他走了。你开门的时候,是一片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