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鸟

2010-05-11 17:29:00

微小的蓝色和微小的绿色
合为一种颜色
我看到许多的脸
但它们只是你
又不是你

像天鹅
你辨别不出一只和另一只
它们弯曲的颈项埋进水的阴影
空气的纯金轻轻开合
蜂群是午后昏睡的心

而我只是坠落,坠落
最眩目的雨洗劫这座城市
木棉连缀成云
春天不来,万物的生长
如在黑夜中潜行

那些空心的竹管在风中呼啸
甚至成批地死去,不在乎别人
也不拖曳空幻的身影
我们停止谈论,只见红云升起
树影摇晃水的台阶
群鸟入梦
古渡寒烟积

可爱的小孩子

2010-05-10 23:51:00

读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认字的精力倒都转移到小孩子的言语上面去了,特别是小女儿张宜,每次开口必令人绝倒,我简直是一边看一边自己傻乎乎地在一旁笑。有些话不再是笑,而是静默感叹,她怎能如此自然地说出这样有深意的话来,不知道我五岁的时候,是否也说过这些惊为天人的句子,要是也有个做作家的父亲,也许也能记录在案了。

小孩子原本是天真可爱的,但我越是长大,越是害怕小孩子。我既不能像“大人”一样将他们视为可以哄骗的“小玩物”,也不能在他们任性自私时将错误一概归于别人,因而轻松地原谅他们。他们在这个鱼龙混杂的信息场里成长,用稚嫩的心过成人的生活,这样的小孩子总让我避而远之。甚至他们操的语言,也像是幼苗上顶着一个成熟的果子,一股妖怪气。也许我所认可的孩子,已经是过去时的概念,现在的孩子就应该操着早熟的语言,用电视里的经典对白聊天,有时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越来越不宽容,也许就是一种将老的征兆吧。

不管怎样,至少在张大春的书里,我终于找到了一些对小孩子的喜爱之情,并且庆幸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完全成为化石,仍然有这样聪明活泼,有善良单纯心性的孩子在,而他们对语言的关注,也像古人向往的那样,充满朴拙之气,大气天成,浑然一体。他们的成长就像一部历史,一个人的成长史,也正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一个人的认知过程,就如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他们说出的简单的话,也许因为我们负载的意义而变得充满深意,他们象征着我们一直追寻的,古人的境界,简单明了、空旷、无为。这样的小孩子是我心目中可爱的小孩子,也许我并非不爱孩子,只是没有太多信心罢了。

2010-03-30 00:34:00

有时花朵也是利刃
一柄荷花割破皮肤
涌出翠绿的血液和蝴蝶
还有大片孤独,你像呼吸空气一样
把它们吸进胸腔,以便点亮最暗淡的器官

冬天漫长得就像一场逃难
岩洞里的蝙蝠
在黑暗中不知不觉地衰老
死亡将夺走你剑上的锋芒
那些低到听不见的音乐,那些空洞的
爱和别离

只有你会让我从枝头跌落
我和猫在一起
你们在上面,在白色荧光灯的屋子里
争吵并饮下这悲痛生命中的又一杯酒

天冷,我的星球寂静如雪
商女隔江吟唱亡国之音
收割的人透过晨雾望见你
通体乌亮如墨
没有羽翼

你躲避黑色的追踪一路到此
锋利的桃花失去了力量
死亡尚未降临,你还有时间点燃灯烛
拔除荒草,打点屋瓦上未落的霜雪
并写下温柔的信

又一场雪

2010-03-15 23:07:00

周末又下雪,春天似乎永远不会到来。早上上班的时候我总想象自己穿着裙子走在夏日的阳光里,那样上班赶车的路也不算是一种苦行了吧,可那一刻似乎总是遥不可及。这个冬天特别漫长,总觉得已经过了几个世纪,还是穿着这一身盔甲式的衣服。

新单位上班第二周,仍然很忙,今天总是在做出动作的一瞬间忘记了要做什么,拉开抽屉却想不起要找什么,拿起笔不知道要写什么……大概是太多东西在脑子里纠结,造成短路了吧。晚上回来始终觉得脑子里满满的,安静不下来,就好像一直站在大街上面对人来人往,这种时候我总是会恐慌,感到工作侵占了我的生活,侵占了我自由的精神领地。每天如果没有一刻安静可供自我意识活动的时间,我就觉得自己不是在生活……

但说到底,这所有一切,不是同样的虚幻无力吗?我不见得就比追求欲望和权利的人强多少,我们追求的都是空幻之物,我不愿意离去,有多少是因为悲悯,有多少是因为贪恋,我也无法计算。

今年太多雪

2010-03-08 23:02:00

到三月还下雪,真有点让人吃不消了。新单位第一天,漫天雪花……等车的时间加起来就有半个多小时,一堆人迎着雪花伸着头望公车望到眼酸,我想,这人生确实也真苦啊。春节放假前开年会,晚上出来一看,雪已经铺上了。打车的时候坐在前面,雪花旋转着扑到车玻璃上,我们好像钻进一个迷雾的世界,车里放着温柔的音乐,一年将尽,在极度的寒冷中我会有一种接近昏迷的温暖的幻觉,就像冻得逐渐失去知觉的人,正在进入一个巨大的梦幻,在那个梦幻中,他慢慢交出手,脚,胳膊,最后连同话语和表情都一并上缴……最后是死亡,连死亡也不复存在……炎热和失去水分的悲伤联系在一起,而寒冷对应的则是死亡。

换了新工作,两年来的习惯又被打破了。生活的进程没有实在感,似乎被人拖着半昏迷地向前,想到马上就春暖花开了又始终看不见。也许是旧习惯打破,新习惯尚未建立,而产生了一种无所适从。就像在火车上,两边都挨不上,但又没有可以不负责任的轻松放任。

软弱

2010-03-03 23:09:00

如何克服身体的软弱,仍然是我的重要命题。

不是尽量保持健康,那只是一种逃避。而是如何在无力的状态下,仍然保持强大的内心。计较照顾的多少,背后仍然是一种恐惧,始终以小事例试探深浅,始终想着如果将来再遇到不幸,是否会面对孤独。

有时是我把世界想得过于残酷了。能看见万物如浮尘并不是缺点,因为万物本来如此,我去除了蒙蔽,只是我还无力面对真实。并不是我更计较感情,而是人原本如此,但也不是人原本自私,而是我没有看透这个词。觉得万物都是可爱的,并不是又觉得它们像表面上那样“好”了,而是它们现在这样,其实就是好的。我还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可悲,觉得无力,那还因为我也没有看到自己这样也是好的。

要从漂浮感里解脱,不是再投身进去抓住一片虚幻的树叶,而是让自己知道,漂浮本身并不是贬义词,漂浮本身就是一种美好,比安定更美好。爱并不仅仅是照顾与言语,也并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照顾与言语,知道了这点,就不再以为没有被爱。

我写下这些有些混乱的句子时,我还是觉得悲哀,但我写下它为了将来有一天我能够真正明白。今天看佛教的稿子,想起中学背的课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早已超越国家意识,成为宗教的悲悯了。

等待

2010-02-10 17:44:00

等待是最无力的事。即便撕裂自己又能如何。我们被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控制,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玩世不恭。

我停留在那个时刻,不动,也不期待任何事情。我想看悬崖下面是什么,我想触及海底也许是治疗的方法。画一个舞女的素描,她停留在时间的空洞里,她无声的音乐覆盖了黑暗,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我画得不像,但说不出来为什么。

我漂过虚伪的幸福感和虚伪的痛苦。我知道自己病着却并不理会。

木偶

2010-02-04 11:56:00

我不知道一颗小行星有多大的力量
以光的速度和雷霆之势
夺走你手中的钥匙
所有的门都是错误的,所有试图凝视的眼
放出猛兽的光
我只是一株被视线浇灌的植物
无色无味,内心透明,背着飞蛾的小翅膀

你无须了解每一种颜色
无须把手伸进沸腾的海水
被一种节奏按住并感到疼痛
唱片的齿轮碾碎了我的背
我说不出的,就让我轻轻地唱吧
在你们的耳朵之外,在这个蓝色的
玻璃器皿之外,在你们水母般的触觉之外

在高处你能听见所有琐碎声音
音乐像交通灯来回播放,蓝色,红色
他们跳奇怪的舞蹈读看不懂的句子
每一个孤独度过夜晚的女孩子在同一个窗户里
镶嵌倾斜的姿势同情者与被同情者
都听收音机都被冰雪和夭折的梦击垮

我背疼
我的胳膊,我的脖子,我的手
你把每一种疼痛拆开,重新装进我的身体
你无须了解每一种疼痛
你无须了解我
你无须爱我,无须抚摩我的手背
就像抚摩一只海豚

最适合在冬天阅读的书

2010-01-29 00:58:00

前几天无意中又翻出了《呼啸山庄》,是1980年出版的老版本,绿色的封面,只模糊地勾勒出一些树影和无法分辨的人物,里面有美国1943年版的木刻画,画风并不优美,却在大海波浪般的线条里展现出一种神秘诡谲的美。

忍不住想回忆一下拿到这本书的经历。外公家的玻璃书柜里有不少外国名著,都是以前的老版本,有些还是繁体的,我就在其中看了厚厚一本繁体竖排的《安娜.卡列尼娜》。上中学的时候,我开始借里面的书,一次借几本,看完再换。《呼啸山庄》其实是我妈借来自己读的,那时我并不知道这部小说,看完了自己借的书,我开始看妈妈借的这本,从那一次开始,我就完全被它吸引了。

我收藏了这本书,并把它带到学校,又带到北京。在这十几年中我读过好几遍,即便是最近的这一次阅读,书中的文字仍然用它独有的力量打动我。在阴郁凛冽的荒野上,在那些阴森恐怖的树枝和木头窗户后面,最坚硬野蛮的灵魂和最甜蜜的柔情奇妙地混合起来,凯瑟琳高傲、野性的美,她疯狂又执着的感情和性格,闪电一般照亮了整个幽暗的荒原,之后她又把她奇特的性情分给了她的后人……在这个荒蛮粗暴的地方,感情以它独特的方式长存,它就像那些坚硬的巨石,汲取一切生命和鲜血来祭奠自身。艾米莉,这样一个牧师家庭的小女子,却能在胸中藏着如此汹涌壮美的世界,能呼唤一切狂风骤雨却又牢牢地抓住它们,驾驭它们,这在我是难以想象的。《简.爱》是一本宣言式的书,它勇敢地说出了女性的宣言,但《呼啸山庄》却完全是自然的情感的塑造,它席卷起如此强有力的风暴,足以证明它背后的女性是多么骄傲和强大。在《呼啸山庄》里,没有男女的地位差异,即便是最娇气柔弱的女子也能在可怕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她们会用嘲讽、用尊严甚至用恶毒来维护自身的存在,甚至在最后还顽强地保留着爱。在这里,所有的感情都是坚固的,以自身的狂暴或韧性穿过时间和死亡,到达青草下面不平静的睡眠之中。

一直记得的是凯瑟琳说的那段话:

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互相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我对林惇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我完全晓得,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叶子。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并不见得比我对我自己还更有趣些,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

这段话在我心中引起的印象持续到现在。它诉说了最高程度的爱。在这种爱里,没有个人,没有自我,也不再有自尊或自私。在寒风凛冽的冬天读这本书,想象你靠着闪烁微光的火炉,外面是呼啸的风声撞击窗户,想象着两代人的爱情如何奇妙地相似和相互映衬,像金色的画面展开在儳岩上,最后溪水抚平了岩石,给它注入了生命和柔情,而它们蓬勃的生命力永远那么旺盛,那么坚韧,就像长长的金色野草那样,俯伏在墓碑上面。那极度的狂暴与极度的甜蜜混合起来,就像一个个流动交错的乐章,弦乐的清亮逐渐从一片混沌中抬起头来,直到给万物播撒下一片淡淡的光雾。我始终把它当成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记忆,它讲述的是超越生死的爱,这种感情如此强烈,以至于穿越数百年,在无数个冬天,来到我的面前。它构筑的世界超拔于冰霜之上,即便被摧折,仍然带着眩目的明亮,抚慰着我们这些卑微的众生。

然而

2010-01-26 00:14:00

冬日最末的月份
星辰倒挂
在旋风和昏迷的中心
时间如浓稠的蓝色颜料
覆盖并缝补一个伤口

从一个梦出发到另一个
不过是在箭镞中寻找泉水
腊梅上的白尚未融化
一个日本男人面对海
敛起肃穆,打开隔扇
没人知道他诗人的心里有多少无谓
就像雨打芭蕉,那些
没有落在芭蕉上的雨
都被排除在梦境之外

有时你只想躺下,想一想
自己是多么了无牵挂
当一切都落幕,死亡
戴眼镜的老邻居熄灭了灯
墨色的羽毛从被褥里升起
发亮的热气球,你从温暖的气流中
体会自身的透明,逐渐苍白
直到纸上再无任何痕迹

就像最后一尾鱼
只是轻轻地呼唤了一下

你不知道纸房子的背面是什么
它点着灯,就像兔子灯笼
或任何一种脊背闪烁的动物
它没有坍塌只是因为一点重量
直到你把手指移开,直到花瓣落下
新的秩序重新开始
直到你想起那个伤口
已经从你巨大的不眠之梦中溜走
从你燃烧的眼前,窃走了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