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

2007-10-28 23:54:00

亲爱的,今天降温了
刮着大风,我们躺着不能起身
就像提前进入冬眠的鼹鼠
被寒冷击中,备感孤独

我的手在冰冷的水里抚摸你的存在
隔着光和热的,那一寸金色的皮肤
你轻盈的身畔歌声四起,就像一场火灾
人们被屏蔽的呼喊与绝望的脸
构成的最鲜艳的画面

我隔着光和热抵达你的存在
雪白的翅膀和玫瑰色的精巧骨骼
雨水是悲哀的前奏,恋人们背对彼此
把叹息掩埋在枕头里,还有醉意和
对夜的漫长的恐惧

我望见你婉约的身影被夜色吞没
树枝摇晃如同火焰盘旋上升
你的光彩不可遏止,在镜子和酒杯的碎片上
我都望见你,洁白如天神
闪烁的羽翅遥不可及

亲爱的,你在我的灰色生活之上
在铃鼓和热带花朵之上,带着海的气息
穿过幽闭的城市,来到我的膝上

巴黎(给laozei)

2007-10-21 22:38:00

在地图上,我找到并轻触这个地名
就像呼唤一样美好的事物
小舌音是一种标志
而后,如同醉意慢慢浮现
明媚的河水和公园的白色栏杆
颠倒地映在杯壁上,仿佛窗外的亮光

你翅膀太潮湿
只能低低地掠过那些熟悉的花朵
以及屋檐阴影里的孤独
我们通过一些名字采摘它们
就像追随一只蝴蝶,或者一只鸟
它白色的腹部只轻微一闪,就融化在天光中

还有喷泉的淙淙声,如果我还记得那首
同名的曲子,如果我的手还能像过去那样灵巧
如果我们有机会坐下来喝一杯咖啡
我将告诉你,有关流水的梦
有关我如何沉默地歌唱,在许多寂静的夜晚

Paris,在傍晚交错的街道上
我重复这个词,就像我们在文字和烛火间
做过多次的游戏,那些悲伤的话语
我们已不能返回,而抵达这个城市将意味着
一次飞翔,意味着我们不曾梦想过的,词语的真实

病中

2007-10-12 23:20:38 

两杯酒过后,他突然想到
有些话,是只适宜在病床前说的
 
在那些鲜花和安静的白色条纹之间
天气转凉,她把缀满星星的围巾铺在腿上
就像宇宙的幽暗光芒都落在
他们若有若无的交谈之中
 
灯都熄灭了,连同映在窗户上的
音乐喷泉摇曳的影子
他想象身旁有人,想象那只瘦弱的手
温柔地放在接近心脏的位置
 
那个温柔的空缺仿佛微弱的呼唤
天气转凉,屋檐下的猫耸起单薄的脊背
它们跟踪着熟悉的气息,日复一日
就像寻求爱情
 
他坐在门廊里,起了一阵温暖的风
稀疏的小雨飘荡下来,仿佛心神摇动
他闭着眼睛也能想见,门前华灯初上的小街
还有枯萎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样子
 
那天夜里他望见月光从窗帘的缝隙流溢进来
照在玻璃橱柜里,日本玩偶发亮的脸上

有才华的女人们

2007-09-30 22:38:22 

从社里找出一本关于弗里达的书,有关于她艺术和生平的文字,以及彩色及黑白的多幅画作。那些色彩富丽的画作,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表达了她的悲哀和痛苦,甚至是暴烈的情绪。很难想象一个人终生都怀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和依恋,却始终得不到完整的回报。就像一只海鸟始终进行着疲倦的飞行,终其一生也未能寻到一块栖息的陆地,获得短暂的平静。在长期的孤独状态下,绘画成为她最大的安慰和宣泄途径,她在绘画时并不考虑观众,只是将那个隐藏在面具后面的自己赤裸裸地,过分坦率地呈现出来,以这种方式,她才获得了内心的平衡,在最后依然能说:我爱迭戈,胜过爱我自己。她的痛苦也许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她表达痛苦的方式是非凡的,她给自己和我们,都留下了不寻常的礼物。
 
又看完一本诺克林写的关于女性艺术的书。其中女性作家斯蒂海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自由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精致的生活氛围,完全是自在的,不为他人所羁绊的审美和生活情趣,构成她独特的魅力。她的诗简短而充满自我的光辉,我非常喜欢:
 
偶尔
一个人
看见我的光
匆匆进入
被歌唱
被惊吓
匆匆出来
大叫失火
或者刚好
他试图
压制它
或者刚好
他试图消灭它
从没有一个朋友
享受它
如它过去那般
于是我学会
把它转弱
把它转掉
当我遇到陌生人时——
走出恋情
我打开柔和的
粉红的灯
灯光是温和的
甚至迷人
它是一种保护
对抗衣着
以及眼泪
以及当
我摆脱
这总是陌生的人
我打开我的灯
变成我自己
 
她们都是有才华的女人,她们的才华是她们内心的痛苦或精力得以宣泄。这种宣泄是如此绚丽、优美,没有人会因此厌烦。我常常羡慕她们,有这样的能力将最普通的情绪转化为创造力,点石成金。当体内蕴藏的天赋得以释放,由此产生的喜悦是巨大的。对弗里达,它是使她精神平静的良药;对斯蒂海默,它则将其愉快和独立的精神向四周传达。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才华将成为他们在孤独中最好的伴侣,它是单纯的内视转化成辉煌的作品,从而在完成之日,再一次地抚慰了创作者的精神。这就是他们对抗世界的,最有力的武器。

2007-09-17 21:15:00

我不知道这些缭乱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在小操场上,我们望见远处的山。下雨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在外面疯,抓一种雨天才有的飞虫。我不记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只有,它们的翅膀修长而透明,像光滑莹润的指甲盖,有墨色的细纹。

堵车的时候,红色的车灯映在公共汽车布满水雾的玻璃上,仿佛朱红的墨渲染开来,车厢里的人们都被照耀着,虹彩披挂了全身。他们沉浸于光芒中,面目模糊,好像站在红彤彤的舞台上,都那么眉目妩媚,亭亭地盛开于世。我看见她的脸也在其中,在玻璃上,浓密的额发披散到眼睛上,目光里有火烧灼。那些已死和未死的生命,全像这样,在盛大的痛苦中,如此美好。

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每个黄昏他都会站在那里,在秋天古铜色的光芒中。我以为那种姿态是某种特别的东西,就像深知自己的人,和不轻易透露心事的人。像风筝一样,我望见,却追赶不上。如今那些树已经不在了,那个卑微的角落,在露天电影开场前,高大的树木彼此相依,诉说隐秘之事。他每晚必到,必然比我聆听得更多,只是他不说。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我们遗忘了的,我们不知道它的分量。

我想找到那篇关于戏台的课文,飘渺的夜间轻雾,以及我涉世未深的脸。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该谈论些什么才是合适的。齐整的雨声垂落到屋檐上,窗玻璃上,我把摧折的光线埋进手里。年少轻狂,沉湎于伤痛。我们都不知道,那些日子怎么轻盈地起飞,又倏忽降落。

你说那年你跑遍了大街小巷,这是我在公共汽车上不时想起的事。那就像某种事情的尾声,最后的滴答,滴答,在寂静的时候,打在脆弱的屏上。那时我以为,生活不过是轻巧地一转身。我们在虚构的台词里,自以为看见了自己。如果哪天我走了,你就当我像鸟儿一样,冬去春来,没有寒枝可栖。

如此开始的是另一幕故事。我们以为会很漫长,但那些灯光、沙发和玻璃烛台不过是舞台一角。他们就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谈笑、哭泣、痛苦得翻来覆去。他们目光迷离,穿过我透明的身躯,望向不存在的海岸线。他们在我的灵魂里上演我自己的纷争。他们牵扯那些线,我就痛苦难当;他们高声诵读,我就彻夜难眠。他们饮下一杯毒酒,我就静默地等待结束。落幕的时间到了,没有小木偶出来欢笑致谢,我们蜷缩身体,进入黑暗柔软的丝绒。

在第一排看话剧

2007-09-03 15:29:00

坐在第一排看话剧,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无论是看话剧还是舞蹈、音乐剧,我都是一个抱着偷窥心理的人,喜欢在不为人注意的安全角落默默地观看。所以,开放式的表演形式我是不喜欢的,若是这样的剧目,坐在第一排,冒着随时可能被人捉住,说话或参与什么的危险,我大概会没有心情看下去……

幸好这是个安全的剧目:乔伊斯的《流亡》。没有太多大吼大叫的,细腻的剧本。小客厅,小花园。演员在我前面一点的位置,在灯光的界限里走动,说话,倾诉,假装看不见我们,好像观众席就是一堵透明的墙。剧本还是好的,但演员水平参差,有个演员就像小孩子背唐诗,似乎根本不理解他念颂的内容。涉及家庭纠葛,个人,以及爱情,所有的人就都堕入了自说自话的晦涩境界。在这个世界里,最卑微的人也有他(她)高贵的情感,他们的痛苦都是诗,他们在这样的境地里说出的话,在别处也许是永远也听不见的。家庭是奇怪的链条,它迫使两个人在黑暗中摸索,探寻通往对方的最好的路。他们诉说自己,推断他人,但只有自己的那部分是真实的。我们在断裂之处听出了痛苦,那痛苦是不可解的,它只是一种信心,我们通过幻觉来安置自己和他人,这幻觉不可破除。

积极的事

2007-08-22 17:58:14 

拉脚说让我写励志小短文,我仔细反省了一下,也觉得自己确实太消沉了。 有必要像清少纳言一样来总结一下,写点“积极的事”。
 
这些日子太多地陷在实际的泥潭里,却忘了我还有一个并非人人拥有的,轻盈的世界。那个世界不蔑视我,那个世界里充满了美好的,能飞起来的事物。这才是我最大的财富。看不见我这笔财富的人不值得爱。我们的寿命增加的同时,我们挣扎困惑的岁月也相应增长了。大概人人都不免想,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我还在青春期,也就还有那么几年时间再折腾一下,不甘心就这么安静下来。我们之所以还过着动荡的生活,不是因为我们太不幸,而是因为我们还有这个力气,这大概也是一种财富吧。
 
积极的事,想了想,确实不多。看了几本书,有些没看完,但有个大概的意思。《名士风流》和《瑰宝》,大概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悲欢,时局的解析我兴趣不大,我感动的,是大背景和小人物的巨大反差,那种无能为力和奋力挣扎。前几月编的鲁羊的《鸣指》出来了,文景的设计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那种纯粹纸质的朴素的美感。老大顺便送了一本《弟弟的演奏》给我,几个晚上看完了,他敢用任何事物比喻任何句子的气势让我很佩服。在被夸大的青春期激情中,我们也不免窥见些自己破碎的影子。那种萎掉以后的平静生活,大概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大概我一直以来所做的,就是以最快的方式耗尽自己的全部激情,好进入平静的愉快生活。除了阅读,就是现实中的事情。买了新窗帘,新床单,都是绿色的调子,房间收拾过后显得宽敞了些,笼罩在崭新的淡绿色光芒中,使我想念所有安宁度过的日子。安宁和尚有感情的日子,回忆真是害人的东西。猫猫们除了稍有吐毛球以外,其他一切安好,她们是唯一真正依恋我的生命,我爱她们脆弱的小心脏。
 
要下班了,先汇报如上,但愿这些小匕首不伤人,但能在角落里闪闪发亮。

玻璃总是碎,怎么办

2007-08-20 13:52:58 

 
取了新窗帘回去的时候,屋子里没有人。有一点小惊讶,不过也有些习惯了,这种突如其来的沉默,没有言辞。
 
冰箱里只有一罐啤酒,开了坐在桌子前,用不是自己的机子写东西。外面的阳光渐渐暗淡了,房间里的光线也慢下来。如果能一直写下去,心无旁骛,就不会感到张皇,这个傍晚就能安静地对付过去。这种越发软弱的光,和浸透在光里的微弱的呼唤。就像草丛里毫无防备能力的小猫轻声的呼唤。
 
喝完一罐啤酒,挂了新窗帘,整个房间笼罩在淡绿色的崭新的光彩里。晚餐又喝了一罐啤酒。酒意慢慢浮上来时,脸部肌肉就松弛下来,能笑出来了。这个不求甚解,不再执着的孩子不是我。这个像大鸟一样张开翅膀俯瞰着自己的人不是我。这个在聚灯光下蜷缩成一团的小动物不是我。我已经像气泡一样消散了。
 
玻璃碎的声音在夜里很清晰,突然发现这声音竟然如此响亮,自己也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真的。强迫症意味着一遍一遍重复着悲伤的事。那么悲伤,以为说出一个字就会立即死去。这个在浩劫中幸存下来的躯壳,不听话的,向着它自以为是的光亮伸展。所有的事都在谎言里,而这谎言,不过是炎热的午后那静止而闪烁的沼泽地。
 
因为诱惑,我们停滞不前。 
 

2007-08-19 19:05:00

她以为,如果到了那个地方,一切就都会好起来了。在清凉的阳台上,可以望见海,望见过去和未来如何平静地连成一片。有阳光的下午,海风无遮拦地涌进来,好像谁也替代不了的,最温柔的抚慰,只要就这样静静地待一会,那些陈年的困境就都不复存在了。

每个人都应该有疗治自己的方法。这个安静的下午,她从小窗台望出去,只有红屋顶,闪烁的金色树叶以及隐约闪现的车流。没有海。有一点凉爽的感觉。她想,如果就这样死了,那这样平静的下午就看不到了,地平线后面那个想像中的蔚蓝色也看不见了,最美好的音乐和文字都不会遇见了,还有最美好的人,以及被珍重地爱护的可能性。如果就这样死了,就失去了一切可能性,它们就像海平面一样,你望不见,但确实地存在。在你目不能及的地方。就为了自己看不见的存在,才忍受那么多痛苦,才舍不得走,就因为一瞬间的温暖就永远忘不了那种滋味。

独自回家的时候,开灯前的一瞬间是最难过的。死一般的寂静和孤独。这些无形体的动物躺在黑暗里,肆无忌惮地窥视你,排挤你,直到把你挤到角落里瑟缩起来还不肯放手。瑟缩,这个词常常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就像动物最后的本能,在最寒冷的天气,在它无法承受的痛苦面前,它就会瑟缩起来,把受到伤害的面积减为最小。

在她心里最黑暗的一个房间里,没有灯,只有无数的魅影。就像小时候停电了,会借着烛光在墙上比画的手影。所有假装被遗忘了的都变成这样的手影。她说话的时候总感觉很虚弱,被剥夺了的感觉,全身心都被抢了去。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爱自己。破碎了的玩偶,就算还有着漂亮的脸蛋,也终究会被丢弃,丢弃在哪个无人知道的黑暗角落里,永远凋败下去,就像她想像中的死亡一样。所以她不能不去爱那些孤独的,有着残缺心灵的生命,她为了这种爱赔掉了自己所剩无几的快乐,但她无可选择。那些健全的欢乐的生命,它们太明亮了,仿佛舞台上刺眼的灯光,照得她睁不开眼,她想像不出如此完满的生命还会有她的空间。她的爱是慰藉,是在刀锋上靠过去,流下温暖的泪水。她抱怨没有欢乐,却是因为自己拒斥了它。

她总以为,如果到了那个地方,一切就都会好起来了。那是最美好的梦,因为它永远不会实现。在干燥的光线里,她从小窗台望出去,红屋顶,闪烁的金色树叶和隐约的车流。没有海。永远没有。

所谓新生活

2007-08-04 22:19:14 

所谓新生活,也许就是新工作,新房子。这些就是我最近已实现和将要实现的。
 
新工作已经去了两天,6点下班使下午变得更漫长,大家都在自己的小格子里,我不熟悉,就像以前很多次插班去新学校一样,只不过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芥蒂也更深了。 昨天早下班,去原来的地方看他们,走进那个熟悉的地方,觉得很难过。他们还在挣扎取舍,我已经出来了,但笑的时候我觉得脸很僵硬。
 
新房子还没找到,月底前会搬家。不知道那种让我们窒闷的空气,能不能因为换个空间就奇迹般消失,而那种死一般的寂寞,是否也可以因此而消解。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也不想看,那火的幕布垂下来,我只愿被烧成灰烬。这个空荡孤独的城市,我无所适从。永恒的庇护所是不存在的。就像换工作那样,要遵从理智,在尚且感觉不到痛楚的时候迅速决定,使承受成为必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终于摆脱莫须有的障碍和恐惧,虽然无论怎样选择,结局都未必美满。
 
我梦见时间倒流了,感觉那样真实,醒来时竟忘了当下的真实。有时我想,那些精神病人是幸福的,他们不堪忍受某种痛苦,到了最后,他们就真的躲进了梦中,不管是以何种方式,他们得以遮住眼睛,忘掉了最可怕之事,那知道真相的我们,挣扎在当下和未来的真相中的我们,又凭什么高于幸福的他们呢?我们不过沉溺于另一种幻觉,另一种更不幸的纠结的幻觉。
 
其实梦境和现实之所以不能颠倒,仅仅因为梦境是不连贯的,因而我们不必为头一天所梦见的担负任何后果。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本领,就能把现实当做梦境,而逍遥地活在非线型进行的梦的世界里,在那里,没有哪一种痛苦的结局是定局,我们总能轻易忘记,总有再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