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和27

2005-08-30 09:43:00

55和27是我对这个城市的全部认识。
55和27是这个城市的两条公交路线。
55和27都有双层的车型,上面喷着city boat的字样。
55它是刚烈的,直接插入这个城市的心脏,把它恶狠狠的切成两半。
27它是迂回的,曲折的游走在这个城市热闹和冷寂的边缘,把破碎的城市拢合在一起。

而我就生活在它们交汇的地方,它们也就是我的游魂之眼,是我在这个城市潜行的yellow submarine。

                                               —— iop 野马博客

星期天我们在王府井的大街上,傍晚了,眼睛里只有很多的霓虹灯广告招牌闪闪烁烁。如果忽略那些过于高的大楼,我对bd说,这不就像春熙路吗?他说,我们坐27路回家吧!不然就坐55路……

这两个数字打在我心坎上,忽然让我感到目光湿润的熟悉,仿佛有小锤敲打我,那些熬夜狂欢的日子,那些信步游荡的日子,那些黑暗中透着光亮的神经质偏头痛仿佛隔夜的疏落的雨,它们敲打着我,发出一种规律的,轻柔到必须侧耳谛听的声响,从成都到北京,它们传递过来,带着小小的呼啸,震落了树枝上的雪。

55和27,它们环绕起我们在成都的生活,我们在花环中间,脚不沾地的飞翔,诉说彼此。

55和27,把我们装在细颈的玻璃瓶里,封冻起来。

马丁.伊登

2005-08-25 13:29:00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杰克.伦敦的叙述语调介乎古典与当代之间,故事是老老实实按照传统的方式讲述的,但语言纯洁朴素,没有《驴皮记》里那种华丽夸张的表白和人物描绘。

马丁.伊登的上升过程是奇迹般的,这不是巴尔扎克式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也没有经过什么良心与罪恶的争夺,他那么勤奋的读书和写作,连我也感到充实,感到那种不顾一切去阅读的强烈欲望,感到美的理想像星星一般悬挂在天边,闪闪发亮,充满诱惑的力量。但最后的结局是以死亡告终的,我想,杰克.伦敦的失望不只是对一个阶级的失望,他让马丁这样一个完美朴素的样本走向毁灭却始终没有丧失清醒和清白的本质,他失望的指针是指向整个人类的,指向所有人类的知识,人类的文明。文明世界成了围城式的空间。马丁费尽心血闯了进去,却迷失了自我.

但是这些对我都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对于我,最大的意义是马丁这个人物,自然健康的体魄,不知疲倦的超人般的意志和精神,纯洁热烈的感情,仿佛是创世之初的亚当,在他的整个奋斗过程中,我感到同样的振奋和愉快,他是浸沐在大自然风雨中的一棵强壮的大树,即便是精神的崩溃也不是软弱的。

从古典小说华丽的辞藻和柔弱形象中分辨出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一个平民化的却并非粗俗的主人公形象,敏感又不矫柔造作,这种描述本身已经足以让我感动了。

轮到我转zei的了

2005-08-24 10:17:49 

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姑妈不要小表妹了,刚才上网看到她,也只能说些姑妈不要你了,但是你还是我的小表妹,你要好好的,以后我还要看见你漂亮可爱的样子的话。她才刚刚小学毕业,五六年前姑妈把她领养来的,因为她乖巧,原来那个妈妈是农村的,太穷。

  姑妈说是她有一晚上半夜溜出去,和一些飙车的飞仔出去通宵。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身上,姑妈当然是难以接受,没办法管住她,担心她留在县城会学坏就把她送回农村老家了。

  可能并没有坏到这样无法弥补的地步,除非姑妈是不爱这个小女孩的。也可能是前几年的那些事让她心肠硬起来了。反正我在饭桌上,感到缺了小表妹,这个家还是运转正常。而那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在我去过的三滩镇那头,只对我说她烦。在这五六年间她比其他小孩快那么多的长大而现在却被抛回原来出生的地方。这个事情太突然,太残酷,像一根刺,吞不进去吐不出来。我卡在这个家里,对这个已成过去状态的家务事保持沉默。每个白天我都吃一斤龙眼,每个晚上都和表哥表嫂出去逛街他们给我买衣服。但是没有人会拉这我的手说表哥我请你吃龟苓膏表哥我请你吃芋头水表哥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她叫我表哥时小女孩嗲嗲的声音我总是很开心,就去捏她圆圆的小脸蛋。我总以为我会看着这个天上掉下来的没血缘关系的小表妹长大变漂亮,不会再拉我的手,她上高中上大学,恋爱,再见到我时低着头说表哥你来了呀。

  姑妈没办法忍受我妹的懒懒散散,现在又不能容忍小表妹的出格;我爸看不惯我大堂兄的吊儿郎当常对他大发脾气,他和我说起这些操心的事时我总说“爸,现在的青年人……”,我也不懂他们,比我大比我小的都不懂。

  那天傍晚去王力中学晃悠,就是我们的学界泰斗王力老王王老先生。学校建在一座小山上,并不是像我初中那样一个大坡笔直上去,高高低低的错落有致,很多南方学校都种有的那种芭蕉树,高三的已经开始补课教学楼灯火通明。我妹就是在这里补习的,她跟姑妈也没好声气,她爸她妈都在海南,她喜欢一个人高兴就坐车到随便什么地方,和小表妹关系挺好。

  我就跟表哥说我多喜欢这校园啊,真适合初恋。
  学校对面是医药公司仓库,我就是在这里学会走路的,在这里和小表哥抢小孩车坐,看到我妈病好了来接我时吓得呜呜大哭只会叫“阿娘(跟四川话的娘娘一个意思)”不会叫“妈”。稍大一些后我还常来这里住,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叫我“鼻涕虫”,大门进来有个录象厅可以看电视,有个智障的傻大个喜欢在大门口晃悠。我记得对面是一个学校,很多大个学生那时候走过一座木桥去上学,现在这个木桥垮了,在另一个方向修起新桥了,我才知道原来那学校就是这王力中学。

  后来我总是把我学会走路和学会说话的顺序搞混,我爸说我还没周岁就会说话了,和一般小孩的顺序正好相反。那天我们在吃中午饭,那时我们几家还没分家,十几个人围一大桌子,我和堂兄阿滔常常围着桌子追打,有时把桌子掀翻把菜全打到地上。反正那天我们在吃中午饭,吃完了我把碗一放很老练的说了一句“我饱了”,当然是用的方言,十几个人愣了一下,全笑了。我爸大概据此认为我孺子可教所以一直把我当书生培养。但是我并不听话,三四岁时有一次因为他们到邻村喝喜酒不带我们小孩去,不知道谁先鼓动的就和阿滔两个人走了七八里的路,穿过公路到邻村去找他们。

  但是大一些以后就乖了。周一看足球之夜,看一哥们拿到范特萨当面送他的球衣后对着镜头快崩溃了,“你知道吗,十年!我喜欢了他十年!”,一个守门员居然喜欢了十年。那么我那会儿都干嘛去了。暑假闲在家,终于闲到想起来翻以前的信,课堂字条和日记来看,从初一到大学毕业,刚好十年。看到以前自己那么傻,我离生活那么远,不好好打球打架,流臭汗额头被打破,不好好和前桌女生谈朋友,我那时候都干嘛去了。

   
  在家时有一天下午,非常闷热,我躺在床上,变得很平静,翻同学录看。看到西坎给我的诗,第一句就很喜欢——雷,据说你当年来到我们这里。这些天一直在心里念叨这句,喜欢“雷”这个名字——和周杰伦无关。西坎想必没留底,那么它是属于我一个人的。

   
  翻台,上午看《西游记》,下午看《封神榜》,看着直乐。才发现西游记那么舞台剧风格的表演还是挺有意思的,并不是只有黄日华《射雕》的怀旧,那时候就有这样的导演水平真是惊讶。以前看总嫌猪八戒讨厌,碍事,老把事搞砸。现在才看到他原来演得这么好,真逗。

   
  小麦勾到了斯威夫特,等着十一月看法语直播。

看zei的博客

2005-08-24 10:15:23 

zei要去法国了,九月份会过来,然后就要走了。以前喜欢zeizei,是因为总是可以共同回忆些事情,我们的童年都在南方,都在一个不大的小城镇,那些吃的玩的东西,和别人说是不懂的,和zeizei说,就都能明白并感到温暖。
 
今天看zei说起小时候,以及在学校的时光。我也想起我的。我们那里也有很多芭蕉树,学校很小,教室都是平房,木头窗框木头门,操场上都铺着沙。有一次下雨,老师不在,我们都跑到操场上捉飞虫子,后来老师回来看见了,把全班都狠狠的训了一顿。
 
那些芭蕉树,还有菠萝蜜树,仰头就能望见沉甸甸的菠萝蜜结在树叶间。刚上学的时候,我是由一个姐姐带着去,放学又跟着她回来。那么小的学校,我第二天放学时就找不见她,我站在一个拱形通道里,看很多陌生的孩子从面前经过,最后人都走光了,我就哭起来。校医室的老师给我家里打电话,让爸爸妈妈来接我。这注定了我们之间的缘分,后来我这个总是摔跤的小孩成了那里的常客。
 
我们那时候多奇怪啊,我保证没几个一年级的孩子是这样上课的。我们一年级就写游记了,我们期末考试不写拼音字母,不写生字,老师让我们读课文,谁朗读的有表情有调子,谁就得一百分。放学后我们都喜欢去语文老师的小屋子里玩,就一间小房间,有个玻璃橱柜,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小玩意,我还记得老师拿一张蒙娜丽莎的画片出来,从左移到右,说:“你们看,她的眼睛是不是一直都盯着你?”我的家远,有一阵子中午就睡在老师那,她还带我回她父母家吃饭,我只记得在阳台上,她指给我看一盆花,说这是鸡冠花。
 
那些日子很幸福,我们门前的桥也被冲断了,是台风后的雨水太多。我们绕道走远路上学放学,有个大哥哥送我一小枚有棱面的玻璃坠子,我透过它,就能看见一个染了虹彩的世界。从此以后,这个虹彩的世界就永远的,像秘密收藏的玻璃匣子那样,停驻在我心里了。能开启它,看到它的人,就是和我有缘分的人,比如,我们可爱的zeizei。
 
我还没有写出西坎那样的诗给zei,那这段话,是对我自己说的,也是对zei说的吧。我会想念去法国的zeizei的,还有我们一起看电影的日子。

对芸念念不忘

2005-08-18 14:53:00

这几天看《浮生六记》,准确的说,应该是四记,后面附录里的两则,看的时候并不知道有真伪之争,只是忽然觉得语气急促,不那么通俗易懂了,形容大殿森严或君臣礼仪,似乎也不再是那个交游于山水僻壤之间的沈三白了。于是就对iop抗议,说后两则不如前边好看了,他才说,附录的两则疑是书商伪造的,果然差别很大。说明清散文,大多还是脱不了道学气,沈三白的四记却是一点没有,难怪别人想要伪造,没有那种洒脱不羁的心性,也就很难模仿得像了。

前段时间小d发了首诗,题目就叫《芸》,没读此书之前,不知为何,我总以为芸是一种水鸟。后来一气读完写芸的那部分,读到芸死以后,沈于重阳日去扫墓,“临冢皆黄,芸墓独青”,不禁伤心泪下,难以释怀。

林语堂先生以芸娘为“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子”,可见怜爱芸娘的,也不只我一人。沈复的这本小传,打动人最多的,大概也就是芸的形象。这个温柔贤淑,却不乏男子胸襟和见识的女子,如果生在今天,以她的才情气质,不知会有怎样的命运?这样可爱的女子,当时却不能见容于家中长辈,而沈复有这样的妻子,最终还是违背誓言再娶,让我和iop也唏嘘了半天。

更多的话也难说了,小d的诗,我看完书以后再读,觉得很感动,想她也是因为这样,写出的句子也比平常的好,附在后面,做个完整的结尾吧:

发信人: delicacy (我宁愿终身被舔而不愿去生活), 信区: Poetry
标  题: 芸
发信站: 多派 BBS (Mon Aug  8 22:11:13 2005), 本站(dopai.com)

人们不知我已归来。
我生出时仍栖在那坡上,亭阁的顶端
当人与水纹一齐退去,我的啸歌声
印在天顶如中秋月,
又将一排房屋揉出皱纹
你的笑竟还在,从河面回旋升起
如一座披光纱的石雕

芸,这一回你是河水拐弯十次后
尽头水鸟的背影
二百年前它来得太容易,
这回让它难一些吧
我紧贴波纹而行,水汽按住我的眼和耳
沿岸模糊成丝线束

疲倦时我拥着桥头的柱子
它变白变光滑,散出衣裳的香气
更疲倦时,水流顺着我的身子过去
桥拱是横亘我天际的穹隆
正当我不能动弹,左侧
带眉心朱砂的我们走过河堤
大柳树垂下枝子,一排小柳树跟着垂下
树间金珠闪耀一次

明天待第一道光线穿透水膜
我就去那片油菜花田,金黄、辽阔
那上面我们的翅膀蕉叶般青绿
纸鸢;上升而浸过唇边的水汽
(到冬天,带枝叶的整棵竹子是桨
整个盆景是船)

当河水拐弯十次愈发狭窄,而忽然敞开
芸,你是整个太湖间的水鸟
在无限光晕中你伸足刺破某一点
而栖,或你贴在无限的雾霭上方
驭之而行
芸,天地之宽。*
你将知道那些白绢上、玻璃后面
漾动的山川,都是真实的,都是你的
仿佛你是世上第一只鸟儿
芸。

*《浮生六记卷一 闺房记乐》:芸过肩舆至,解微出虎啸桥,渐见风帆沙鸟,水天一色。芸曰:“此即所谓太湖耶?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

夜雨

2005-08-16 23:48:00

金色街道充溢着水
地面烛火盛开,温暖迷人
怀抱善良的愿望
仿佛杨柳枝逐渐饱满,绽放光芒

这是命定的时刻
我们穿越悲伤而不自知
穿越明亮的荒原,被阴影覆盖
被阴影的手探寻
仿佛一列火车永无休止

半夜了这音乐仍然继续
我浑身乌黑,空洞的内心敲出竹音
自省的时间已过,我们需要安宁
委顿于地,被生命抛弃

我每日完成功课
幻想南方的家
松木小屋在冥冥中燃烧
瓶子依次排列,彩色烛灯通夜不息

我在水的夜里悬挂光源,召唤不归的你

去后海

2005-08-12 11:37:00

昨天晚上陪朋友去后海一带,从烟袋斜街进去,绕着湖水逛了一大圈。天气异常的闷热,但景致却很有意思。

一到晚上,家家店铺和酒吧就都挂起了各色的大灯笼,红色青色白色的,还有描着古式花纹或绘着古画的,缘水排开,很是漂亮。傍水的酒吧桌子上,也都有许多小烛台,或者是透明玻璃的,或者是一个大玻璃罩里放着又粗又高的红蜡烛,还有彩色玻璃碎片拼贴起来的,光线特别柔和迷醉。暧昧的灯光,灯笼和烛火混在一起,营造出纸醉金迷的气氛。

我特别喜欢那些各式的灯笼和烛台,今天看到沈从文先生说观灯的段落,就特别欢喜,忍不住要转到这里来。现在看沈从文的文章,就有另一种感受了,他在北京固执的“外乡人”姿态,他虽然描绘着北京的生活,调子却始终是平实的南方口音,这与我现在的心境是很相通的。同时,读他的文章,也更多的增加了一种难以言传的无奈与悲哀。

 元宵主要在观灯。观灯成为一种制度,似乎《荆楚岁时记》中就提起过,比较具体的记载,实起始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燃灯祀太乙。灯事迟早不一,有的由十四到十六,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灯市”得名并扩大作用,也是从宋代起始。论灯景壮丽,过去多以为无过唐宋。笔记小说记载,大都说宫廷中和贵族彩里灯奢侈华美的情况。观灯有“灯市”,唐人笔记虽记载过,正式举行还是从北宋汴梁起始,南宋临安续有发展,明代则集中在北京东华门大街以东八面槽一带。从《东京梦华录》和其它记述,得知宋代灯市计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达数丈的“鳌山灯棚”,上面布置各种灯彩,燃灯数万盏。封建皇帝到这一天,照例坐了一顶敞轿,由几个亲信太监抬着,倒退行进,名叫“鹁鸽旋”,便于四面看人观灯。又或叫几个游人上前,打发一点酒食,旧戏中常用的“金杯赐酒”即由之而来。说的虽是“与民同乐”,事实上不过是这个皇帝久闭深宫,十分寂寞无聊,大臣们出些巧主意,哄着他开心遣闷而已。宋人笔记同时还记下许多灯彩名目,“琉璃灯”可说是新品种,不仅在富贵人家出现,商店中也起始用它来招引主顾,光如满月。“万眼罗”则用红白纱罗拼凑而成。至于灯棚和各种灯球的式样,有《宋人观灯图》和《宋人百子闹元宵图》,还为我们留下些形象材料。由此得知,明清以来反映到画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遗事》和《水浒传》插图中种种灯景,和其它工艺品——特别是保留到明清锦绣图案中,百十种极其精美好看旁缀珠玉流苏的多面球灯,基本上大都还是宋代传下来的式样。另外画幅上许多种鱼、龙、鹤、凤、巧作灯、儿童竹马灯、在地下旋转不停的滚灯,也由宋代传来。宋代“琉璃灯”和“万眼罗”,明代的“金鱼注水灯”,和用千百蛋壳作成的巧作灯,用冰琢成的冰灯,式样作法虽已难详悉,至于明代有代表性实用新品种,“明角灯”和“料丝灯”,实物在故宫还有遗存的。历史博物馆又还有个《明宪宗宫中行乐图》,画的是宫中过年情形,留下许多好看成串成组宫灯式样。这个传世宫廷画卷,上面还有个松柏枝扎成上挂八仙庆寿的鳌山灯棚,及灯节中各种杂剧杂技活动,焰火燃放情况,并且还有一个乐队,一个“百蛮进宝队”,几个骑竹马灯演《三战吕布》戏文故事场面,画出好些明代北京民间灯节风俗面貌。货郎担推的小车,还和宋元人画的货郎图差不多,车上满挂各种小玩具和灯彩,货郎作一般小商人装束。照明人笔记说,这种种却是专为宫廷娱乐仿照市面上风光预备的。宫廷中养了七百人,就是为得皇帝一人开心而预备的。到万历时才有大臣上奏,把人数减去一半。

                                                                 ——《过节与观灯》

还有他提到的吴文英所作《玉楼春》词上半阕:

茸茸狸帽遮眉额,金蝉罗剪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拍。

真是闲逸精致到极处了。

田野上的小狐狸

2005-08-11 23:52:40 

你在空气中颤动,然后浮现
刚出水的清净和温暖
蝉声如织,你金色的腹部柔软而弯曲
被田野清洗,流过披光的雾
粉色的星星镶满边框
你穿过小瀑布,没掉落一根羽毛
就像穿越十字路口,旁若无人的
小下巴高高昂起
我在半昏暗的房间里触摸影子
花香像海水突然涌入
来不及呼救就被淹没
麦穗高过头顶,更远处是森林
它们将回到森林中去
而你浑身雪白,隐在其中
即便目盲的人也为之燃烧
为之呈献自身的纯洁
你在小台阶上
被温柔的话语抚摩而成长
仿佛小雨天的铃声没完没了
仿佛一杯温茶总喝不到头

哀悼一下jee可怜的荷兰猪

2005-08-11 23:51:07 

挽诗(jee)

 

你像一小粒药
是水溶的
每个清晨,你向着周围散开

水里有风
让竹帘拍打
水用缓缓的褶皱传递着消息
用一种苍白的耐心

你是一些消息
一些甜
水偏偏要带走味道
让我知道了你,感到了你的快乐
你的稀薄

后来
我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我的手扩大成清凉的傍晚
我的眼泪扇动着短小的翅膀
亮着
在森林的半空

iop的兔子童话

2005-08-10 13:16:35 

插播新闻:紧急通知,台风麦莎现已登陆天津,降雨达60mm,正于每小时30公里速度向北京推进,预计今天下午5:00左右进入北京,请大家注意!!! 

紧急通知:台风麦莎现已登陆天津,降雨达60mm,正于每小时30公里速度向北京推进,预计今天下午5:00左右进入北京,6点进入中关村,5点40到三元桥,6点5分到硅谷   

紧急新闻:今日下午5时半北京出现强降雨天气,约两百万只兔子空降在北京市区,详细数字还在进一步统计中,请留意屏幕下方滚动字幕。

6点的时候,中关村民们目睹到了兔子的空降,而他们起初等待的不过是一场预告的暴雨。当第一只兔子落下来的时候,电脑维护员小乔正站在二十五层楼的窗前。起初他以为气象台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把一场冰雹预测成了暴雨。接着他就意识到这不是一颗普通的冰雹,他看到了一个亮点,然后是一个亮团,可是这亮团开始奇怪的变形、拉长、翻转,如果不是他怕同事说他犯神经,他一定会叫起来,这是一只兔子……他并没有错,这的确是一只兔子。在落过这座大厦二十五层的时候,小乔还看到它对自己笑了一下,并不是幻觉,的确笑了一下,如果你见过兔子笑的话。小乔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只是麻木的看着兔子落下去,在二层楼的地方灵巧的翻了个身,后腿就稳稳的踩在路边一辆汽车顶上,眨了一下眼的功夫,这只从天而降的兔子就消失在车流中了。而这时,所有的人还没开始意识到在下兔子了……

5点40分的时候王涛正在等待一个红灯,他的脚一直踩在油门上,发动机发出低沉的嗡嗡声,随时准备第一个蹿出去。听到车顶上有一下沉闷的扑通声时,王涛在心里暗暗的骂了一声,已经是今年第二次了,没能躲过去这该死的冰雹。全是老板的错,收音机里一遍一遍的发送台风警报,就是不给提前下班,这下车子可好看了。就是这档口,红灯突然转成了绿灯,王涛油门一轰就冲了出去。转过第二个街角的时候他暗暗庆幸自己今天手快,可以躲过每日必修的堵车课了,也算是这个冰雹日的小幸运。他的兴奋是有来由的,按照一般预算,今天他可以提前半个小时躺在家里的床上。所以我们可以揣测当王涛看到无数只兔子从天而降从而不得不把车停在路中央的时候,并不是感到惊奇或者恐惧,而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沮丧。在四处乱窜的兔子群里,他只有和其他在路上的司机一样,一边呆呆的握紧方向盘徒劳的按着喇叭,一边无助的祈祷着这场兔子赶紧过去。

插播新闻:我国家安全部门会同科学院相关人员经过多方面查证,确定这三百万只兔子是由强台风麦莎从南太平洋岛国多拉多腊空运到我国的。因为多拉多腊的特殊地理环境,兔子们拒绝食用北京的任何食品,我外交部已与多拉多腊外交部进行了紧急磋商,寻求解决方案妥善安置偷渡的三百万多拉多腊兔子。现在北京西郊牛头山已经成立了多拉多腊兔收容中心,请广大市民主动将匿藏的多拉多腊兔送往牛头山收容中心。